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经济时评)
2022-4-25

实践反复证明,护住了耕地、提升了耕地质量,我们的饭碗就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

耕地是粮食生产之根,必须牢固树立耕地保护意识,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要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18亿亩耕地,是红线,是战略底线,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

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一方面,要坚决守住耕地数量红线。管住耕地数量,喊口号不行,搞变通更不行,必须扎牢耕地保护篱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

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在耕地占补平衡上弄虚作假,搞“狸猫换太子”;有的地方自认为有搞绿化的“尚方宝剑”,没有湖非要占用良田挖个湖;有的认为不用18亿亩那么多,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行了。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

农田就是农田,必须管住耕地数量,加强用途管制,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要坚持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优化调整农村用地布局,确定各地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总量不再减少。

另一方面,要坚决守住耕地质量红线。提升耕地质量,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规划,因地制宜,统筹生态建设,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农田必须是良田,必须不断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多措并举提升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我们端牢饭碗的底气就更足。目前我国耕地质量提升已有明确的时间表,有了清晰的路径图。“十四五”期间,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根据规划,到2025年累计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1.05亿亩、2030年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全国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仍有不少中低产田,要稳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稳定提升粮食产能。

耕地稳,则粮食稳。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也要看到,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大国粮仓并非高枕无忧。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不会改变,农产品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任务会越来越重。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一定要警钟长鸣,不能轻言粮食已经过关了,必须把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牢牢抓在手里。

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实践反复证明,护住了耕地、提升了耕地质量,我们的饭碗就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

阅读次数 [211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增肥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吉林加强黑土地保护一线观察 
 综合利用,盐碱地变丰产田 
 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胡乐鸣 
 甘蔗专家组出席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并现场指导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等工作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赴湖南学习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器管招标”新模式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940]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297]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163]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131]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950]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758]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363]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195]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37]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