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一揽子政策落地,精准发力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2022-3-31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国际粮价持续飙升,国内粮价水涨船高,小麦、玉米、豆粕、食用油价格不断创新高,输入性通胀担忧加剧。对此,国家高度关注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密集出台,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近日落地,精准发力确保实现今年粮食稳产增产目标,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从世界排名来看,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库存水平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有能力、有手段保障粮食稳定供应。然而,我国粮食安全的短板也比较明显,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玉米供需偏紧,大豆、油料高度依赖进口,受国际市场冲击较大,与国际市场共振现象明显。这也是近期国内豆粕、玉米、油料以及食用油价格涨幅较大的重要原因。

充足的粮食供应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是有效应对国际市场冲击的定海神针。我国要立足国内稳粮增产补强短板,保障14亿多人的“米袋子”“菜篮子”,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目前来看,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和路径已经明确,确保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并针对粮油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稳定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基础上,实施大豆提升工程和油料提升工程,采取强硬措施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因地制宜扩大油料作物生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扩大豆、扩油料的目标,须遵循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尽可能实现粮豆、粮油兼容发展。同时,要拓宽传统的粮食边界,以大食物观统筹粮食和食物安全,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有限的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向草地、森林、江河湖海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农业是弱质产业,不仅效益不高,还容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影响,对传统农业进行保护与补贴是各国通行做法。多年来,我国一直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从今年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一揽子政策看,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补贴范围更广,标准更高,涵盖耕地地力保护、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并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粮食种植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扩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等。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有助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助于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有助于促进种植结构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在去年支持粮食主产省份新创建5个粮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5个粮食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今年国家将支持建设一批粮食油料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推动粮油产业“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一体化发展。实践证明,粮食产业越发达,粮食抗风险能力越强。推动粮食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不仅可以让小农户分享粮食产业链增值收益,也有利于主产区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逐步走出“高产穷县”的财政困境。

作者/出处: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刘慧 阅读次数 [229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增肥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吉林加强黑土地保护一线观察 
 综合利用,盐碱地变丰产田 
 持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 ——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胡乐鸣
 甘蔗专家组出席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并现场指导
 农业农村部部署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做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等工作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赴湖南学习高标准农田建设“机器管招标”新模式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0950]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13]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170]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14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4953]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764]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37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0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04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