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2021-3-1

   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虽然我国经受住了疫情大考,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但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际粮食贸易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因此,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早春时节,各地春耕备耕忙。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全球粮价上涨,国内粮价处于高位,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引发对粮食安全问题新的担忧。继续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才能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粮食安全,提出要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这更加坚定了各地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年粮食丰收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粮食生产一直抓得很紧。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粮食安全底气足,去年经受住了疫情大考,粮食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但也应清醒认识到,随着人口增长以及消费需求升级,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际粮食贸易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因此,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可能多生产一些粮食,多储存一些粮食,提高粮食安全系数,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要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在耕地保护上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要建好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这个“高产田”,用好养好东北黑土地这个“大粮仓”,挖掘品种、技术、减灾等稳产增产潜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

  要强化政策保障,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对农民要“辅之以利”,坚持和完善农业的价格和补贴政策,稳定种粮农民补贴,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对地方要“辅之以义”,地方党委和政府在粮食安全上要实行党政同责,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共同承担责任,统筹利用撂荒地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让主产区重农抓粮有动力、有热情、有干劲。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要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粮食安全的终极目标。突出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粮食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粮食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突出绿色转型方向,构建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突出适度规模经营,构建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社会化服务,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

作者/出处:经济日报 刘慧 阅读次数 [2795]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83]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45]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13]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19]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3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