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国产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具填补技术空白
2021-2-1

   近日,薯类联合收获机械技术获得突破,我国科学家自主创制成功小型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4UZL-1型,为解决薯类机械化联合收获难题、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绿色耕作与土下果实收获机械化创新团队创制的小型自走式薯类联合收获机4UZL-1型采用履带自走底盘,配套动力55千瓦,单垄收获,作业效率0.16—0.33公顷每小时,可一次完成挖掘、输送、去土、去残藤、清选、集薯等联合作业,填补了马铃薯、甘薯收获领域技术空白。

土豆、红薯、山药……这些深埋在土里的块茎,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一直靠人力挖掘收获、或半人半机械采收的方式,费时费力。据团队首席胡志超研究员介绍,薯类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山药等。我国是薯类作物生产大国,主要薯类作物年种植面积超过1.6亿亩,尤其是马铃薯、甘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由于薯类生产机械化水平低,长期依靠人工或半机械化作业,机械化联合收获几近空白,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作业成本高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主要瓶颈。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资助下,绿色耕作与土下果实收获机械化创新团队根据产业急需,在前期研发基础上,以优质、高效、低损、多功用为主攻目标,重点攻克与优化了模块化、仿形镇压限深、低损耐磨挖掘、浮动防缠绕切草、低损薯土分离、弹性摘辊式薯秧分离、可调式三段提升输送、薯块顺畅交接、薯块多通道高效分选及高度自适应低损集薯等关键技术。

据了解,该机具可根据不同品种的马铃薯或甘薯,更换其相对应的专用部件来实现作物的收获,能较好地满足国内中小规模薯类生产收获需求。团队在山东德州、滕州和江苏淮安、南京等地开展的多工况田间收获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作业顺畅可靠、适应性强、收获质量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出处:农民日报记者 李丽颖 阅读次数 [2849]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2]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84]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45]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1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19]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39]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1]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