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吉林:卫星让种地变智能
2020-8-31

   卫星定位种地,卫星监测灌溉,卫星“拍照”勘测……记者近日采访发现,“高大上”的卫星正在吉林省的田间地头大展身手,让传统农业变得更智能。

“服了!还能这样种田!”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66岁的农民韩富种了一辈子地,对如何种水稻颇有经验。但他没想到,卫星的加入让种地模式发生改变。

老韩说,过去每到备耕时,上千亩的稻田需要手动拉闸灌溉。在开关闸门的17个小时里,还必须有人看着稻田,以防田地返碱、返盐。于是老韩和十几个村民排班,每人看一个小时。

2017年,吉林省佰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来到村里,通过承包土地建了现代化农场,几个大学毕业生负责经营。老韩被雇为田间管理员。

这家公司有一套自主研发的“云”灌渠管理系统,可以将卫星影像和安装在稻田里的感应设备结合在一起,地区形貌、水渠方向在卫星影像上实时呈现,类似于能提供实时路况的导航地图。如果田里缺水了,系统会自动预警,管理员只需要打开手机,就能远程发送开关水闸指令,实现全自动化管理。哪怕出差在外,也能进行实时监测。该系统正在农场逐步普及,待到全部实施,老韩等人就不再需要手动开关闸,也不用轮流倒班看稻田了。

在吉林很多地方,“卫星+农业”都在发挥作用。在吉林省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联合社院里,摆放着几台大型农机具。总经理陈卓给记者展示了卫星定位功能。用卫星做导航仪,只需把数据指令录入系统,启动后拖拉机便沿规划路线精准耕地。

“过去出险只能靠人。秋天出险最多,天没亮就出门,天黑了才能回家,农田面积大,还只能抽查勘测。”中国人保财险长春分公司农安支公司副总经理张学民说。2017年起,研发运营“吉林一号”的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利用卫星开展保险勘察,采取天、空、地一体化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让农业保险勘测变得更高效便捷。

作者/出处: 新华社 记者 孟含琪 金津秀 阅读次数 [202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9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50]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20]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2]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6]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6]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