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读懂今年“粮食热”背后的真问题
2020-8-31

   粮食,在经历了连续十五年丰收,已经被很多人视为像空气一样理所当然的存在之后,今年忽然“翻红”,频频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从新冠肺炎疫情到南方洪涝灾害,从国外限制粮食出口到国内夏粮收储进度偏慢,一有突发事件,舆论就会掀起新一轮的担忧,怕粮食不够吃,甚至一些人要开始囤米囤面。

  关于目前的粮食供应情况,国家相关部门在不同场合已经反复作出解释,一个基本判断是: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作物自给率是100%,库存量够全国人民吃一年;谷物自给率也保持在95%以上。

资料图

  而未来一段时间的粮食保障关键看当前的生产情况,8月26日,农业农村部专门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回应。对于人们所关心的洪涝灾害影响问题,事实是虽然鄱阳湖、洞庭湖等局部区域早稻受损,但因为今年全国早稻面积增长,因此总产量仍增加了20.6亿斤,同时,今年夏粮也喜获丰收,增加了24.2亿斤。全年粮食丰收的大头在秋粮,从面积上看,今年秋粮增加了500多万亩;从长势上看,目前总体正常,丰收有基础。当然,秋粮生产后期还要过几道关口,目前正是吃劲儿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对今年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多年少有;农业农村部门全力以赴,加强指导,落地落实后期田管措施,相信今年的粮食丰收还是可期的。

  具体问题都有翔实的调查数据和严谨的推断过程做支撑,无需多说,但是值得我们反复深入思考的,是对于粮食这个有了不觉得、没有天会塌的特殊之特殊的战略物资,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的问题。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怎么理解?

  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粮食再一次以它独有的方式,提醒着人们它举足轻重、非同小可的地位。“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评价。但反过来说,假设粮食供给没有跟上,一旦出现了抢粮现象,哪怕仅仅是假设,这后果恐怕谁也不敢想。有句话叫“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转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社会的运行在一定意义上也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判。粮食,它既是一种实物存在,但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希望,它是人们对基本生存条件的信心,对自己的明天仍能拥有平凡小确幸的信心,对个人所处的经济、社会大环境安全稳定的信心,它更是14亿中国人对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我们闯过任何艰难险阻的信心,对发展势不可挡、国运气势如虹的信心,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这信心弥足珍贵,失之不再。

  怎样才算是粮食安全有保障?

  保障粮食安全,容不得半点闪失,必须做到零风险。既是零风险,就不可能数着人头做饭、可着尺寸裁衣,手中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和盈余做支撑。当然,库存多少要有科学的统筹使用,但是不管怎样,绝对不能因为“多了”就大谈粮食过剩、粮食负担,粮食多了和少了是完全两个性质的问题,是“甜蜜的烦恼”还是“颠覆性错误”的问题。何况我们知道,我国粮食供求一直是紧平衡状态,所谓粮食多了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以玉米为例,今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玉米市场甚至可以用“火爆”来形容,但是就在短短四五年前,玉米还因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被认为“多了”。对玉米这样一个用途广泛,产业链长的粮食品种来说,畜牧业产能、深加工水平等等诸多因素都决定着它的供求关系,绝不能轻言多了还是少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来说,宁可一时多了,出现一些库存、财政压力,也不能因为少了,给社会和整个大局带来压力。

  如何看待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

  说到今年玉米价格上涨,这也是引发人们担忧的一个点,但实际上直到现在,东北地区玉米价格水平仍然低于2014年每吨2240元的临储价,也低于此前的市场价历史高点,仍属于恢复性上涨。说到这里,真的要替农民问一句,社会对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的容忍度是不是太低了?当然,农产品价格不能大起大落,这是正确而必要的。在CPI的八大类指标中,食品权重接近三分之一,因此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就是为CPI稳定做贡献。但是,不大起大落并不代表就不能适度地、温和地在合理区间里上涨,这既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34倍,但是大部分重要农产品价格增幅只有区区数倍。农产品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时至今日,如果媒体以及社会舆论还对鸡蛋每公斤涨一两元钱嫌贵,还在说一个平均不到0.6元钱的鸡蛋吃不起,只能说是还没有真正理解全面小康的涵义。而从市场的角度说,农药、化肥、饲料等投入品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必然要拉动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另外,当前我们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追求更生态、更健康的养殖方式不可避免地要抬高成本。以生猪为例,现在出栏1头猪,防疫成本比以前要增加130元,粪污处理的生态成本增加50元,仅这两项1头猪生产成本就要增加180元,摊到每公斤猪肉上为1.8元。因此,尽管我们生猪产能有所恢复、猪肉价格也已经回落,但是要恢复到以前那个价格水平是不可能的,这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就是中国人的图腾,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也不能浪费粮食、忽视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这是使命,也是初心,昭示着我们始终都要为牢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矢志不渝,不懈努力!

作者/出处:农民日报 作者:江娜 阅读次数 [1966]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9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50]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20]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2]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6]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6]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