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农机奖补层层加 农户购机实惠多
2020-8-26

  近日,记者从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农机事务中心了解到,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对秸秆离田、还田环节的机具实行项目奖补,对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作业环节给予作业补贴,2019年,衡南县新增收割打捆一体机32台,新安装“智慧农机”信息检测终端130台,新增粉碎还田机械86台,初步建成县级“智慧农机”系统工程,“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示范面积1.1万亩,秸秆还田、离田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

是“离”还是“还”,壤情说了算

近年来,衡南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把“禁止秸秆焚烧”列入乡镇村目标管理考核,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019年,衡南县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秸秆综合利用专项资金865万元。

衡南县农机事务中心主任陈新启介绍说,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环节是秸秆离田,许多农户为了方便省事,直接将秸秆堆放在了田地四周的排水沟,甚至有人把秸秆偷偷烧掉,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秸秆离田增加劳动强度、劳动成本。衡南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切合老百姓的需求,重点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作业能力提升体系建设和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肥料化利用模式示范建设,力求解决这个瓶颈问题。

衡南县根据稻田的壤情,依据稻田污染程度确定收割时的作业方式:污染较轻的,还田;污染重的,离田(秸秆可以带走镉等重金属)。全面细致地规划了多样化的秸秆综合利用方案:还田利用,肥料化模式,切碎还田翻耕作肥料,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离田利用,基料化(养食用菌)、饲料化(养殖业)、贮备(能源饲料)、有机肥生产等。

2019年,通过项目带动,衡南县秸秆利用量达到64万吨,利用率达到90.3%;其中,秸秆粉碎还田量达到40万吨,还田肥料化率达到64%。年新增秸秆综合利用能力7.52万吨,其中年新增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面积1.1万亩,年新增秸秆饲料化利用能力1.5万吨,年新增秸秆基料化利用能力0.5万吨,年新增秸秆肥料化利用能力1.32万吨, 年新增秸秆生产商品有机肥能力0.3万吨,秸秆年收储运能力增加3.4万吨。

奖补给力,农机作业能力大提升

衡南县华云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国华说:“我们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得好!农业农机部门领导落实政策快!抢抓到九华工业园购机时间节点。以我购买的全喂入收割打捆一体机来讲,销售金额为238000元,国补29240元,省补38000元,我们到九华工业园购机,还能享受湘潭市九华工业园购机累加补贴5848元,再算上项目奖补71400元,一台收割打捆一体机买下自己只需要付93500元,真实惠!买下来没什么压力!”。

据统计,仅湘潭九华购机累加补贴,就可以为农户节约购机资金96万元。根据项目专项奖补资金补贴规定:每台机具按整机销售金额的30%享受项目奖补资金。32台项目奖补机具可享受项目奖补资金214万元;130台“智慧农机”信息检测终端共享受补贴资金20万元。

据项目组同志介绍,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作业能力提升体系建设和“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肥料化利用模式示范建设的项目资金共320万元。为实惠真正种田的农户,项目规定,项目奖补机具必须要有作业记录,通过核实“智慧农机”信息检测终端的作业数据,奖补符合条件的项目机具,同时,给予“秸秆-粉碎还田-翻耕”作业补贴,按每亩60元的标准补助。截止到项目验收,共补助1.1万亩,补贴资金66万元。

通过叠加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全县农户购机热情高涨。机械化作业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节省了劳动成本,每亩稻田能节省离田成本80-100元;同时,离田后的秸秆被利用起来,每亩稻田还能增加100元左右的收入。秸秆还田、离田的机械化率大幅度提升,达到85%以上。

  作业“质”与“量”,电子眼来看

衡南县福祥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吉政告诉记者,福祥农机合作社已经安装了6台“智慧农机”信息检测终端,既方便人员、工时、作业量管理,还能及时掌控机具状况;同时,通过县级信息平台发布作业机具、作业服务供需信息,已经为福祥农机合作社促成了好几笔作业服务交易,初步估算下,可为合作社增加年收入5万元以上。

采访中,衡南县农机事务中心科教股股长陈超说:“以前核实作业面积,都是派工作组实地测量,劳动强度比较大。现在,信息平台建设好了,全县有多少台机器在田间作业,在哪里作业,作业面积、作业时间、作业质量一目了然,数据真实可靠,随时可以调取,减少了争议,基本上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农户满意,我们轻松。”

从项目实施的效果看,“智慧农机”信息检测终端和县级“智慧农机”系统工程的建设,一是有利于县农机事务中心远程、实时监控作业机具、作业地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防范安全事故;二是有利于各社会服务主体管理人员、工时、作业量,同时,通过共享平台信息,实现信息对称、区域联动,达到资源整合、提高效率的目标。

作者/出处:农民日报 阅读次数 [278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6]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9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51]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20]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2]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6]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6]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0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