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笃定心力 向稳而行 ——我省上半年就业工作扫描
2020-8-7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源。今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我省人社部门把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密集出台一系列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硬招、实招、新招”频出,全省就业工作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实现以就业之稳确保经济之稳。

  一组数据,诠释了“稳”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26万人,完成年计划67.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75万人,完成年计划62.5%;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3万人,完成年计划50.75%。城镇登记失业率3.1%。

  政策发力 帮助企业稳住岗位

  稳住企业,稳住经济运行,也就稳住了就业。“年初以来,我省启动实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通过‘减、免、缓、返、降’社会保险纾解企业困难一揽子政策,形成叠加效应,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缓冲。与此同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副处长李大鹏介绍说。

  延长参保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实施期限、降低中小微企业返还门槛、落实“减、免、缓、返、降”社保一揽子支持政策……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减轻成本帮稳岗,为企业纾困解难,给企业复工复产吃下“定心丸”。

  长光卫星公司作为我省高科技型公司,有着人员素质要求高、人力用工成本高、前期研发投入大的特点。优惠政策的出台让公司享受到社保减免900余万元,同时享受企业稳岗补贴352万余元。“这一减一增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为公司渡过难关提供了极大的帮助。”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鲍海明说。

  面对疫情冲击,我省还迅速出台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明确了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应急经办管理服务、社会保险支持政策衔接、确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等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确保国家政策落实落地落到位。

  截至6月末,全省大型企业减半征收社会保险费政策减轻企业缴费负担共计33.5亿元;中小微企业免除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共计45亿元;困难企业缓缴社会保险费15亿元;继续实施社会保险综合降费率政策减免企业负担共计20亿元。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的实施,大幅度降低企业负担,有力帮助企业应对风险、渡过难关,为实现保市场主体目标奠定重要基础。

  落实落细援企稳岗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受理、审核、公示、发放,充分发挥失业保险援企稳岗、保障生活、惠企惠民的功能作用。据省人社厅失业保险处副处长梁东心介绍,上半年,全省共发放稳岗补贴26亿元,惠及企业两万余户,惠及职工130余万人,在帮助企业稳定岗位、降本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硬核举措 助力稳就业保民生

  政策推进有序,红利释放可期。“上半年,我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以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就业,对冲疫情给就业带来的影响,快速出台应急政策引导就业,针对疫情影响严重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两大群体,紧急研究应急政策,确保重点群体帮扶力度持续加大。”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副处长张瑞进说。

  尽心尽力帮扶企业。“受疫情影响,我们企业招聘遇到很大压力,作为‘互联网+’的线上企业,最大的资产投入就是人力成本,长春市人才服务机构为我们提供的每周三次免费招聘会和为企业提供就业见习补贴及资金支持,为企业招聘开辟绿色通道,极大地减轻了我们企业用工成本,让我们更有效地吸收人才留住人才。”北京东奥教育时代有限公司招聘培训部经理史明坤介绍说。

  通过长春市人才官网及时得到企业岗位信息,享受见习政策,让今年长春工业大学毕业生霍思奇顺利地找到合适的工作,“没想到自己能这么快就业,现在每个月4000元的薪资足够满足我日常开销。”和霍思奇一样,毕业就顺利留在北京东奥教育时代有限公司的有50余人。

  措施精准有温度,让就业之基更稳。上半年,我省制定出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工作的11条政策措施、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19条举措等系列政策措施。创新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全力服务重点企业用工;设立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鼓励企业吸纳用工;设立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农民工“点对点”复工保障机制,引导农民工快速返岗复工。

  关心关注重点群体。对就业对接、技能培训、招聘服务等各项就业服务向重点群体帮扶力度持续加大,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筑梦家乡”供需网络双选会、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络招聘会、“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就业活动,实施“211”就业服务行动(至少推荐2次岗位信息,提供1次就业指导,提供1次免费技能培训信息或就业见习信息)。2019年全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达到85.25%,81家大学生创业园吸引2573名大学生入园创业,带动就业2.09万人。

  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线上业务不断拓展,通过“智慧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吉林就业创业网等线上渠道,开放失业登记入口,共享全省就业岗位信息,支持省市县三级线上招聘求职,先后组织全省联动开展“公益网络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行动”。

  近3个月来,全省累计举办639场线上招聘会,上线1.45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信息28.49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02万人,招聘成功0.82万人。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截至5月末,全省线上培训9.14万人次。

  靶向发力 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劳动者自身技能和素质,是长期稳定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今年以来,我省人社部门积极引导地摊经济灵活就业、推动网红经济引导创业模式,有力确保了就业稳定。

  5月末以来,全省各地陆续启动了“地摊经济”,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开设夜(早)市423个,容纳摊位6.21万个,吸纳从业人员10万人左右。地摊经济为低收入群体乃至暂时失业人员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从抽样调查看,灵活就业人员和低收入人员占90.1%,日均营业额均超100元,超过200元的达到64%。同时,人社部门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上半年共帮扶2.03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援助零就业家庭284户,实现就业298人,援助率100%。

  助力“网红经济”,引导创业就业。受疫情影响,全省各地普遍掀起“网红经济”热潮,直播带货成为新时尚,带动创业就业实现新提升。据智联招聘有关数据,我省直播相关岗位的招聘职位数逆势上涨83.95%,招聘人数增幅更是高达近133%。

  近日,省人社厅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吉林省助力发展“网红经济”开展直播销售员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拟培训一批直播销售员,进一步助力发展“网红经济”。同时,全省人社部门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促就业,截至6月底,累计完成补贴性培训11万余人次,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和稳定性,促进了就业增收。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支持稳企业保就业……未来一段时间,我省人社部门将继续落实就业“政策包”,千方百计、多管齐下打出“组合拳”,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从而助力全省经济蓬勃发展。

作者/出处:吉林日报 阅读次数 [140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7]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9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51]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2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7]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7]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10]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