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不用弯腰的麦收
2020-6-15

▲6月12日,在山东青岛平度市田庄镇西寨村麦田里,收割机在田间收割小麦。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背着手、踱着步,在田边转来转去……眼下正是“三夏”农忙时节,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周集村村民张玉民看上去却不那么忙碌。

“现在,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作业,根本不用我干活。不用弯腰就能收完。”在一片金黄的麦地里,一身休闲打扮的张玉民说。

在他的农田里,机声隆隆,联合收割机走过,麦穗被收集起来,秸秆和麦壳被粉碎后抛撒在麦田里。在地头等候的一辆三轮车,把刚收完的小麦运出来。

“我来地里就两个事,一是告诉农机手哪是我家的地,再就是监督他,看收割得好不好。”他说。

10分钟左右,一亩地收获完毕。张玉民又发话了:“帮我送到那边。”骑上车,他带着农机服务人员来到提前选好的晾晒场。

今年62岁的张玉民其实大部分时间在滨州城区打工,麦收时节特意请了几天假回来。忙完这几天,他再回城里打工。

杨柳雪镇周集村人数比较多的时候一年有3次:收麦子、收玉米和过年。随着机械化作业的普及,这些年麦收季回来的人也不那么多了。

“镇上这一片都是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前段时间,镇里统一用飞机打药防治病虫害,我都没回来。回来也没什么活干。”张玉民说。

病虫害防住了,一亩地产麦1000斤左右,张玉民觉得这是挺不错的收成。

周集村党支部书记周新年说:“村里有4台收割机,几天就能把全村的麦子收割完毕。”

从手工割麦到机器割麦,从自己收割到社会化服务,麦收越来越省时省力。

临近傍晚,晾晒场来了收粮食的经纪人。张玉民和周边的村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把粮食装到车上。他骑着车跟着经纪人来到距离不远的收粮点,过磅、结账、把钱揣兜里。

“拿钱回家给媳妇咯。”张玉民的麦收季结束了,他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作者/出处:新华社 记者邵 琨 张力元 阅读次数 [1833]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8]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93]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52]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2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8]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12]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