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怎么种、如何收?——代表委员为保粮食安全建言
2020-5-26

  民以食为天,有粮天下安。疫情冲击下,如何端好“中国饭碗”?围绕粮食安全,代表委员就此建言。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耕备耕期间,河南部分地区小麦追肥错过农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党永富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捐农资,及时为20万亩小麦“加餐”。

  保种植规模,是保粮食安全的第一步。在党永富看来,“疫”中稳耕,才能更有底气。

  “今年目标是粮食总产增3%以上。”在黑龙江代表团举行的视频形式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同样传递出“稳耕增产”的决心。

  黑龙江是中国产粮第一大省,中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王金会说,今年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还要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先进技术推广面积2亿亩以上,通过挖增产潜力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要种好,也要收好。加大粮食流通和仓储能力建设,确保颗粒归仓,是保粮食安全的关键。

  “每年粮食都有一定产后损失。农户储粮、粮油加工和消费等环节较为集中。”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柏乡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尚金锁建议,建立粮食产后减损部门合作机制以及统一的评估机制,及时掌握粮食损失变化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损。

  “希望能设立粮食产后减损财政专项,建立科技特派员支持基层的模式,从技术研发应用、标准规划等多个方面指导粮食收获、仓储、运输、加工、消费等环节减损工作。”尚金锁说。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既是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也将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

  “种粮要有产业链思维。”全国人大代表、 黑龙江省绥化市委副书记张子林说,绥化市绘制了玉米、水稻、大豆等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靠“谱”招商,把农业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我们引进了玉米精深加工企业,绥化的玉米百分之百实现了就地转化,农民不再愁卖粮难。”张子林说,其中鲜食玉米由三年前的20万亩发展到今年的100万亩。农民每卖一穗鲜食玉米纯效益是籽粒玉米的1.5倍。

  “保粮食安全,更要保品质安全。”张子林认为,做强农业产业链、打响农业品牌,在保数量供给的同时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推动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作者/出处:新华社 张辛欣 杰文津 闫起磊 阅读次数 [1291]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8]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94]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52]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2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8]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12]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