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我们会迎来第十七个丰收年吗?高科技说了算!
2020-5-6

  眼下,在我国从南到北的广袤农田上,小麦正处于抽穗扬花灌浆期,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收获了。小麦产量占夏粮的90%以上,小麦丰收就意味着今年夏粮丰收。早稻插秧基本结束,今年早稻面积增加,扭转了连续七年下滑的势头。春播的各种农作物进展顺利,进度达到三成左右。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总产量增加了54%,单产提高对总产增长的贡献达到66%。2015年至今,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今年我们会迎来第十七个丰收年吗?4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就从农业科技运用等方面分析了今年粮食长势。

现代农业是高科技说了算

粮安天下,“地”是基础,“技”是支柱,现代农业科技对丰富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近些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重大农业科研专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举措,一批重要科技成果脱颖而出,有力支撑了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

种子好收成才好。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说,目前,我国粮食作物良种已经实现了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达95%以上,品种更新换代了5—6次,推广了一大批优良品种,更储备了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

高科技农机设备已经取代了传统的耕种方式。可以深耕深松、精量播种、高效低损收获等自主研发的机械得到广泛应用。大马力拖拉机、北斗卫星导航自主作业、大型节水喷灌等设备已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防灾减灾不再仅靠老天爷赏饭吃,更凭借聪明的大脑探明了粮食作物主要病虫害流行规律和成灾机理,开发了准确的预测预报技术,应用了一批安全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和药剂,保障了农业有害不成灾。

农业也走上了智能化发展之路。粮食作物遥感监测、水肥药精准施用、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已广泛应用。随着农业大数据分析、5G农用技术、农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突破,粮食生产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疫情会影响种庄稼吗?

疫情给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少影响,很多人会担心粮食供给问题。其实,依托现代农业科技进步,即便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农业生产也能保证平稳发展。

疫情之初,全国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农技推广机构就有60多万科技人员投身到春耕备耕当中。植物病理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康振生院士2月初就到田间开展小麦苗情调查,进行条锈病防治指导。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罗锡文院士到多地指导水稻机械化生产,忙的时候就在田头吃盒饭。农业科技人员通过了解墒情、苗情和病虫害等情况,准确判断生产形势,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出台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早早就发布了应对的技术措施。

廖西元介绍,我们针对疫情影响,推广了免耕播种、工厂化育秧、无人机打药等轻简化生产技术。为缓解疫情期间劳动力短缺问题,加大了机器换人、北斗导航作业等新技术应用。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精准指导,针对中原粮仓、江南水乡、东北黑土地等不同区域的春季生产问题,提出管用的技术解决方案。

今天,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上,已有40万农技人员、7000多名专家在线服务,解答了600多万个春耕生产问题。长图、短视频等新的传播方式得到普及,开发智能机器人自动回答农民的常规问题,一批专家教授通过直播成为网红,这些方式都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解决了种地遇到的实际问题。

哪有蝗虫,科技人员就去那

今年,沙漠蝗虫成了农业生产中的热词。目前,邻国巴基斯坦和东非的蝗灾还在持续,农业农村部积极参与国际治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据了解,针对巴基斯坦蝗灾,我们制定了援巴防灾防控紧急方案。2月23日,派出联合专家组,赴巴工作12天,与巴方一道现场勘察,共同确定应急防控和综合治理措施。就在抗击疫情期间,还组织国内企业复工生产灭蝗农药,紧急调配药械,及时弥补了巴方防控物资短缺。3月9日,第一批农药、药械与援巴的防疫物资同机送达卡拉奇。4月25日,援助巴方的30万升农药和50台装备全部到位。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介绍,当前,巴基斯坦境内蝗灾的演进形势和我国专家的预判基本一致,第二波蝗群正陆续形成,也正是我们援助的药物药械派上用场、开展大面积灭杀的好时机。东非的沙漠蝗灾也在持续发展,我们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了技术支持和物资装备援助的准备。

绿色农业的初心没有改变

今年农业保供的压力很大,有人担忧会不会因此放松了对生态环保的要求。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一以贯之的理念,不会因暂时的困难而懈怠。

近些年来,我国把绿色农业摆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减量增效、绿色替代、种养循环、综合治理等措施,化肥农药用的少了,猪圈里的粪污变成宝了,秸秆用的更好了,农膜回收率更高了。

廖西元表示,今年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不会变,从政策层面,将健全以绿色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耕地分类管理、农业资源养护等管理办法。还要实施五大行动,包括在果菜茶优势生产区的175个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在685个畜牧生产县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在200个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在100个县实施农膜回收行动;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实施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科技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农业农村部鼓励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农业生态环保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发布重大引领性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介100项优质安全、节本高效、生态友好的主推技术。

作者/出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敖 蓉 阅读次数 [1197]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28]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395]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53]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2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2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48]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4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277]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13]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