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我国超2000万台套农机投入春季农业生产
2020-3-30

田畴染新绿,春耕正当时。

2000亩地怎么种?“靠新农机!”河南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种粮大户杜焕永底气十足。

麦苗正拔节,这些天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仪、激光平地仪,一套套新型农机奔跑田间,整地松土、施肥喷药,2000亩地几天搞定。杜焕永说:“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不仅能侍弄好自家的地,还服务周边3万多亩小麦。”

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全力组织春耕生产,确保不误农时,保障夏粮丰收。

从中原粮仓到东北黑土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防疫情不误春耕,各类农机纵横驰骋,带动新技术落地,助力农业产业升级,一幅幅“科技春耕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开来。

农机“加速跑”

“智慧”种地提效率

“你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成了咱种地的好帮手。”在广东开平市水口镇赦书村,种粮大户陈小云站在田头啧啧称赞:“春耕农机成主角,短短几天,400多亩地就种完了。”为最大程度减小疫情影响,今年村里合作组织、种植大户联合作业,旋耕机平田,无人机喷药,直播机撒种,育苗插秧二合一,省力高效。

春种春管关键时节,农机大显身手。从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情况看,全国各地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农机具总量预计超过2000万台套。

新型装备助力,“互联网+春耕”成趋势。

“几台机器开动,一天能干上百亩地的活。”山东平度鸿运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高洪云说,今年春耕用上智能拖拉机,误差小于2.5厘米,每10亩地能多种出半亩地。“智慧种地真省心,不少农民成了我的老客户。”

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套,北斗定位自动驾驶拖拉机及配套精准作业农机具超过2万台套。

新农具热起来,“指尖种地”带动科学种田。

“庄稼苗壮不壮?看手机就知道。”在湖北省枝江市,农户登录智慧农业平台APP,遥感图定期更新,长势情况用不同颜色标注,足不出户也不会误农时。

“动动鼠标,我卖掉了1万多斤蔬菜。”广东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桂峰村的蔬菜滞销,村益农信息社的陈志强线上找销路,卖掉全村四成多的蔬菜。

各地各部门全力推进农机化,保障春耕生产。

农机有人修——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培训机手240万人次、检修机具780万台次。

“刹车正常,水油已经加满。”在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勤得利农场,一排排“大铁牛”锃光瓦亮,农机手李国庆正挨个检查:“我参加了网上培训,遇到疑难杂症,还能在线求助。”

补贴更给力——各地开通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上线运行补贴申领手机APP,让农民少跑路,及时置办农机。截至3月15日,全国已实施中央财政补贴资金2.9亿元,扶持5万农户购置机具近7.2万台套,整体进度快于上年。

“手机上填资料,几分钟就办好了,真省心。”江西吉安市曲濑镇种粮大户曾善清,在线申报,一台自走式旋耕机,少花2万多元。

农机转运畅——目前农机企业基本实现复工复产,农机具转运纳入应急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范围,可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

新技术助升级

减肥减药增活力

在春耕生产一线,农业装备助力,新技术加快落地,农业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机械化给力,农业生产绿起来。

不收秸秆,也能种玉米?吉林省梨树县八里庙村种粮大户卢伟有“新武器”:免耕播种机开过,碎秆、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一条龙作业;秸秆覆盖还田,黑土地盖上“被子”,水土保住了,地力上来了,化肥减施了,每公顷还能增收1500元。

一套套免耕播种机,让疲惫的黑土地“喘口气”。今年,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面积将超过4000万亩。据估算,实施保护性耕作5年后,表层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

政策助推绿色农机。农业农村部提出,对残膜回收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加强示范推广,推动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农机更专业,特色产业旺起来。

在山东曲阜市小雪街道西鲁贤村,旋耕机开进大棚里,5亩地半天就平整好了。“以前羡慕大田里跑农机,现在咱也用上了。”金丰公社社长孔庆立说,葡萄苗已经备好了,就等着栽了。

“没有运输机,哪能种这么多金柚。”广东梅州梅县区梅盛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守胜坦言:“人工采摘,一天挑着60多斤柚子,上山下坡十几趟。有了山地运输机,每台每次能运600多公斤。”老杨的果园已发展到300多亩。

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环节,相关部门攻克技术难关,一批为特色水果蔬菜、设施农业、畜牧水产量身定制的专业化农机装备涌现,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农业机械化支撑。

农机更“智慧”,肥药用量减下来。

“果树缺什么,我们补什么,从大水漫到‘打点滴’,水肥减少1/3。”陕西白水县果业大户李小勇说着,点开手机页面,配肥机轰轰作响,“营养餐”通过管道滴到根部。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农机装“大脑”,推动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张兴旺说,农业生产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型科技创新驱动,农机让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在深度交融中迸发独特魅力。要在关键设备和技术上下功夫,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为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贡献力量。

“互联网+农业”深度融合

“保姆式”服务更贴心

农机更新换代,农民跟得上趟吗?

今年春耕一线,从事农机服务的“田保姆”越来越多,把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的轨道中。

服务主体涌现,“贴心人”多了。

“无人机飞两个小时,相当于40多人干一天,不用担心扎堆下地。”马达轰鸣,飞机从农田低空掠过,水雾弥漫。山东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农大家庭农场负责人陈龙介绍:我们成立10个无人机植保组,为周边农户小麦一喷三防3000多亩。

农机合作社成了生力军。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全国超6万个农机服务组织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积极发展托管、半托管等服务模式,种田省力省心又省钱。

服务方式创新,“不见面”服务受欢迎。

“你有新订单了”。接单、定位,河北省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张庆波立即赶往目的地,很快就完成200多亩旋耕,“种地也能像网约车那样方便。”合作社远程在线派单,实时监控作业情况,确保农机服务质量,已完成农机服务作业面积1800多亩。

微信下单、网约农机……“云”春耕成新潮。农业农村部推出“农机直通车”等全国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在线对接需求,有序引导农机作业服务。

服务产品丰富,农民能“点菜”,也能“包席”。

“190亩地全托管,合作社提供从整地、购种、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服务。”黑龙江兰西县种粮大户郑旭涛当上了“甩手掌柜”。兰西县已经达成50万亩耕地托管服务意向,预计将减少近10万人次的农业生产人员流动。

在不少地方,耕种收、加贮销等服务项目可自主选择,春耕“服务套餐”精准满足农民需求。农业农村部引导各地为农户提供农资统购、培训咨询、农机维修、农产品销售对接等多元服务,今年生产托管服务计划完成面积15亿亩次。

“互联网+农业”向深度融合。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已累计培训农民逾3000万人次。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表示,接下来,要继续强化春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集成配套,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加快高素质农民培训,不误农时、抢回农时,为夏粮丰收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作者/出处:人民日报 记者 王 浩 阅读次数 [880]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45]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2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77]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51]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45]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7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6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4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