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解读五: 大力推进农民教育培训 为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2020-3-2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这对于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加快农民全面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规划》立足当前农业从业者,面向未来后继者,全面规划了普及培训、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梯次提升主体经营者素质的框架和路径。

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释放两个信号

知识能力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的质量。主体发源于农民特别是高素质农民。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提升经营者素质能力,才能为主体发展提供持久动力。连续六届“全国十佳农民”中,专科以上学历层次的占61.7%。据统计,美国家庭农场主90%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荷兰90%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法国农民一般具有高中或大专文化,日韩农民普遍高中毕业。这说明农业从业者的底色决定了农业效益的成色。农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经营者素质的竞争。

全方位构建农民教育培训格局势在必行。农民教育培训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突出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等重点人群,又要兼顾广大普通农民。要建立从培训到中职、高职甚至应用型本科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要为广大农民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提供持续不断的教育培训供给。

突出三大群体分类开展人才培养

聚焦重点人群,加大主体带头人培训力度。带头人是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骨干。《规划》坚持人才本土化培养和吸收引进相结合,坚持产业中育人、实践中育人,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等专项,精准聚焦提升主体带头人能力素质,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者,补齐农业产业知识短板,不断发展壮大主体队伍,让更多农业从业者成长成才。

聚焦青年接班人,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青年接班人问题极为关键,要高起点高素质。《规划》突出强调农业后继者的职业教育,并同步考虑务农农民的学历提升,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探索灵活多样培养形式,让更多愿意学、能够学的主体经营者就地就近就便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农业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推进农业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鼓励支持学生学农务农,引导农业院校办农教农,培养更多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农村青年和新农人。

兼顾小农户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大国小农是我国基本国情,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长期存在的主要形式,各类主体大多发源于优秀的小农户,小农户综合素质越高,主体整体发展就越优。《规划》抓住主体高质量发展源头,组织冬春农民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以及现代传媒等多形式教育普及,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小农户与主体带头人形成“跟得上、带得动”的良性互动,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打好组合拳强化基础服务支撑

强化政策支持。继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实施力度,扩大覆盖面,加强政策配套,切实落实农民接受高职教育的生均拨款经费,有条件的地区要将农民接受中高职教育一并纳入免学费资助政策范围,逐步建立从培训到中职、高职甚至更高层次教育的系统配套扶持政策体系。

加快体系建设。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力量参与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要发挥体系覆盖全国、农民影响力大的优势,进一步强化组织服务职能。实施“双百”工程引导涉农院校更多承担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要发挥各自特长,推进科技成果承接转化,提供实习实践、创业孵化、跟踪指导等支持服务。要加快形成各类资源在机构间和区域间协调对接、共建共享、优势互补、高效协作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狠抓提质增效。坚持需求导向,关键是精准,要选对人选准人,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有的放矢。要分层分类分级开展培育,选好师资、用好基地、配好教材,促进人才培养与供给匹配,突出针对性、有效性。要加强师资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师资队伍,促进共享共用。要完善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形成良性循环。

全程指导服务。知识能力转化为具体经营实践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极为困难、风险很高。要突出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创业兴业、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整合各类资源,通过结对帮扶、交流考察、技术指导,实现知识和技术的高效转化应用。建立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经营服务、创业支持一体化的全程跟踪服务机制,特别要在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信贷担保和金融保险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创业成功率,提升生产经营效益。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作者/出处: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齐国 阅读次数 [812]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45]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2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77]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51]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45]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7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6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4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