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超越合作社:保护性耕作,我们认准了
2020-3-20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作业现场。

玉米秸秆自然腐烂情况。

秸秆覆盖后的玉米长势。

实行免耕保护性耕作后的出苗情况。

资料图

  黑龙江省龙江县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该合作社勇闯新路,保护性耕作年服务面积达到42万亩,成为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先锋。

  保护性耕作解决了我们的痛点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西部,属半干旱区,风沙问题突出、土壤风蚀水蚀严重。2013年,魏刚牵头成立了龙江县超越合作社,但成立合作社之初,现实的困难让他有点始料不及。“龙江县农业生产最大的痛点就是干旱,干旱导致玉米减产、绝产的情形时有发生,传统耕作工序多、成本高、对土壤损伤大,拖拉机一天只能耕作十一二亩地,用工贵还效率低,土地越来越板结,这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必须改进,否则合作社难以为继。”偶然的机会,魏刚听到保护性耕作专家的一次讲座,“既节省人力成本,又能抗旱,还能让土壤变得肥沃。”这让魏刚心花怒放,“这不就把咱担忧的问题全解决了吗?”说干就干,在当地农机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与科研院所成立了保护性耕作试验站,开始探路保护性耕作。“刚开始担心有减产的风险,也曾经有一丝犹豫,但保护性耕作免耕、省工、节约成本和抗旱的优势冲淡了我们的担忧,既然认准了,那就多实践多钻研,多和专家咨询,想办法让新耕作方式稳产”,魏刚说。付出总有回报,随着技术的更新、完善和优化,保护性耕作不仅没减产,还实现了增产,得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认可。目前,合作社从最初7名社员,壮大到现在387户社员,拥有免耕播种机485台,保护性耕作年服务面积达到42万亩,辐射周围三个县,成为保护性耕作应用的一个闪亮品牌。

  一切用实践和数据说话

  超越合作社为啥如此看重保护性耕作?用魏刚的话来说就是“一切用实践和数据说话”。据了解,在专家的支持下,合作社先后试验比对7种不同栽培模式,选出了最适合本地区的“宽窄行交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正是这种新技术模式,为合作社玉米种植带来了巨大变革。“宽窄行交替”保护性耕作以玉米大、小垄种植为基础,第一年在窄行种植、宽行休耕,玉米生育期内结合追肥对宽行进行深松,收获时留茬约40厘米,秸秆覆盖还田自然腐烂。第二年在上年宽行实施行距为40厘米的精量播种,苗带隔年轮换形成宽窄行交替。这种模式使得种地更为省时、省力、省工、省种、省肥,仅春季播种就比传统方式少进地4次,节省农机作业费40—60元/亩。“保护性耕作连续7年之后,根据我们对100个定点的监测,耕地有机质平均值达到40.33克/千克,平均耕层为26cm,比传统耕作方式的耕层变厚近10cm。玉米平均产量684.3公斤/亩,增加近60公斤,在保护黑土地的同时还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魏刚高兴地说。为了转变农民传统观念、保证技术落地,合作社将保护性耕作技术与生产托管服务相结合,实施网格化管理,以1500亩左右为一个作业单元配套机具和服务人员,打造“科学种植+科学经营”双引擎。合作社充分发挥技术、农资、大型农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托管示范地块与农民自种地块对比算账,吸引更多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服务。以一亩地实测,合作社托管费为350元,含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耕、种、管、收、运全程作业费,合计成本比当地农户自主经营节省约100元,还能增产10%左右。合作社自身的利润也能增加5%,平均每亩增收18元,实现了农民与合作社的双赢,得到托管农户的认可。

  让黑土抓起来成团、踩上去松软

  合作社依靠实施保护性耕作,找到了最佳的玉米种植模式,依靠土地托管服务,闯出了保护性耕作崭新的天地。谈起合作社的成功,魏刚表示,“我们必须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是种地成本要比老百姓自己种低,第二是种出的产量要比老百姓自己种高。”只有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效率的提升,把成本降下来,产量增上去,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经济效益,合作社才能发展。魏刚给合作社的定位是“最会种地”,而正是因为探索到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保护性耕作之路,“最会种地”才有了保障。“只要找到最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种植技术,将种地流程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就可以实现,同时还要有一批会种地的农机手,管控好关键环节和细节,就能把地种好”。正如魏刚所说,“只要你真的热爱土地,真的能‘钻到苞米地里去’,真的能注意到生产的每一个细节,真的去钻研,就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生命不为超越别人,而是为超越自己”。谈起下一步合作社的打算,魏刚坦言,将坚定不移实施保护性耕作,坚定走黑土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希望未来土壤是“抓起来成团、踩上去松软不粘脚”。

作者/出处: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杨杰 阅读次数 [787]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45]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2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77]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51]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45]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7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6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4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