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无人机助春耕 疫情之下“黑科技”农机迎机遇
2020-3-6

  3月5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80后”村民陈杭正操控植保无人机给自家的麦田施肥。身负15公斤肥料、体宽近2米的无人机驻留在半空进行作业,卷起的气流令青青麦地泛起阵阵“波澜”。

“这两天下了点雨,小麦有点发黄,需要施点尿素。无人机更新了播撒系统,设置播撒区域后就能自动作业,正好试用一下。”陈杭说,相比传统人工,植保无人机施肥、喷药的效率提升了近10倍,也更精准、节约成本。“无人机就像会自动更新知识的‘农民’,系统升级后就会有新技能,也更稳定。”

他以眼前这片40余亩麦地举例说,以往雇工的话,人工成本在100元(人民币,下同)到150元,用时则需要大半天,“还不一定找得到人”。无人机应用后,不到1小时就能完成作业,费用大大降低。

在2018年考取职业“飞手”证书后,陈杭与两位“90后”小伙于去年合伙开办提供农业植保服务的专业化企业。2019年,企业的植保无人机服务了近千户农业主体,作业面积累计达10万亩。

“现在用工短缺,疫情发生后招工更难了,对植保无人机来说反而是一个机遇。”陈杭认为,疫情让原本的农业用工短缺情况更加凸显。“这类新农机的应用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相对传统方式更体面,对吸引年轻人加入农业的帮助不是一般的大。”

“之前植保无人机主要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喷洒液态农药,今天这台还可以喷洒固态肥料,实现一机多用,代表了未来农机发展的一个方向。”余杭区农业机械监督管理总站副站长吴佩玲说。

余杭自2014年引进杭州市首台植保无人机以来,至今已累计引进50余台相关设备,在当地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化肥减量和降低环境污染方面起到不小作用。

吴佩玲介绍,目前,当地正积极引进包括植保无人机、无人拖拉机等在内的“黑科技”农机并应用于农业生产,同时通过培训等提高农户的接受度。“我们希望借助植保合作社等形式,通过专业化服务助力农业生产,不需要每个农户都懂操作,这是一条比较理想的路子。”

事实上,在疫情背景下,“黑科技”农机正获得更多关注。

“在最近的调研中,已经有不少农业生产主体向我们管理部门询问无人机等新型农机的采购及补贴政策了。”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主任科员马梁说,疫情的确为农机设备的应用带来推广机遇。比如在浙江湖州,一些芦笋种植户在疫情中面临用工短缺的问题,已计划将以往传统的人工作业工序替代为机械化作业。

吴佩玲表示,尽管植保无人机等设备在应用中还存在电池续航不足等弊端,但随着农机的不断改进和操作技术的优化,以及5G技术的应用,未来“无人”的农业机械会越来越多,“农民会真正实现体面劳动。”

据了解,浙江各地的农业农村部门正在针对疫情带来的“用工难”影响,加快新机具、新技术引进示范,推进农业“机器换人”步伐。

作者/出处:中新社 作者 张斌 阅读次数 [747]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45]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2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77]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52]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45]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7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6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49]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