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农村产业融合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9-7-3

  本网讯 近年来,各地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中,创新思路,加大力度,跨界配置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促进农业越过界面,与关联产业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合,催生出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格局,为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引领和驱动力量。

  (一)融合主体不断壮大。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方向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融合格局。截至2018年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350万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万家。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累计达到780万人,其中82%创办了融合类项目。

  (二)融合业态丰富多样。乡村呈现出“农业+”多业态的融合发展趋势。“种植+”林牧渔,形成循环型农业。“农业+”加工流通,形成延伸型农业。“农业+”文化、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形成体验型农业。“农业+”信息产业,形成智慧型农业,被描述为“人在干、云在转、数在算、面朝屏幕背朝云”。

  (三)融合模式持续创新。农业“内向”融合催生了“林下养鸡”“稻田养鱼(虾、蟹)”“鸭稻共生”等业态,稻渔综合体达到3000万亩。产业延伸“顺向”融合催生了主食工厂化、中央厨房、农商直供等,目前主食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2万亿元。功能拓展“横向”融合,催生了创意农业、教育农园、乡村民宿等。信息技术“逆向”融合,催生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农业众筹等。农业与城镇的“万向”融合,催生了产业强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等.农业与各产业“多向”融合,目前,国家农业产业园62个,农业产业强镇552个,各类乡村产业园1万多个。

  (四)融合机制更加多元。企业与各类经营主体建立了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等多种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链各主体打造成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联合体。探索出农民“流转获租金、打工挣薪金、经营赚现金、入股得股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初步测算,产业融合使农户经营收入增加了67%,采取订单方式带动农户的占55%。一些地方通过推动产业融合,有力带动农民脱贫。

  (五)融合成效显著增加。目前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品牌达10万余个,打造了一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的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7.9万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4.9万亿元。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达8000多亿元,接待游客达30亿人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3万亿元。

  如今,在广袤乡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一种大趋势,各方正在加紧持续不断推进,释放出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为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作者/出处: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阅读次数 [574]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59]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41]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92]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64]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60]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86]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88]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08]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55]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