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资讯 政策法规 科技推广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农机维修 农机服务 农机机构  
 
  您的位置>>首页>>综合信息>>综合要闻
请选择字号【 】 
 
“插秧专列”铺就“稻客”致富路
2019-5-17

  5月8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四方台镇腰屯村农民刘海成和老乡一起踏上绥化开往抚远的K5141次“插秧专列”,前往三江平原插秧打工。今年是“插秧专列”连续开行的第二十年,刘海成也搭乘这趟列车走了20年的插秧打工路。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大、品质优良,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1/9,是重要的大粮仓。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很快,春季插秧时需要大量劳动力备耕、插秧,可当地劳动力不足。1994年开始,绥化周边农民有组织地搭乘火车,去三江平原插秧打工。这些农民人送雅号“稻客”。

随着越来越多的“稻客”赴三江平原打工,交通运输压力凸显。“一到春天去三江平原插秧时,火车上挤得不行,孩子哭,大人叫,往返遭老罪了。”46岁的刘海成回忆起当“稻客”的经历:刚开始是人工插秧,每天工资100多元。后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强度下降了,工资逐年增加。现在春季去三江平原打工,干零活一天350元,插秧一天最低400元,挑苗和开插秧机一天500元。开春插秧总共20多天,就能挣回万八千的。“有了专列,舒舒服服地去致富!”

2000年开始,为服务“稻客”出行,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首趟农民工“插秧专列”。20年来,共有165万余人次搭乘专列前往三江平原插秧。绥化火车站客运值班主任赵业胜见证了20年来的巨变:从当年辗转几个小时来车站熬夜买票到如今送票下乡、手机订票,设备设施的升级让“稻客”出行更舒适。

致富的“稻客”也成了火车站里别样的风景。“当年去插秧的人都穿着旧军装,背着编织袋,发黄的脸色,灰白的头发,满是皱纹的脸上透着疲惫。现在,很多插秧客穿着牛仔服,戴着太阳镜,有的女‘稻客’还染了头发,涂了指甲,踩着高跟鞋,脸上也挂着笑容,日子越来越好了。”赵业胜说。

“插秧专列”为“稻客”铺就了一条致富路,65岁的腰屯村村民王春学已经连续插秧25年。“以往每天只有七八十元的收入,现在每天能挣到三四百元。家里不仅盖起大瓦房,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也一应俱全。”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机械化插秧率达到96%,插秧客从站在水里弯着腰插秧逐渐转向“幕后”,主要负责补苗、操作机械等工作,以往平均一公顷需要5个人插秧作业,如今使用插秧机,30公顷地仅需要10个人,但对插秧客的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年轻人也选择了插秧打工。

今年绥化、齐齐哈尔和哈尔滨市周边将有4.8万名农民工乘火车赴三江平原插秧。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深度挖掘运输潜力,及时优化运输方案,开行绥化至抚远、齐齐哈尔至抚远等3对农民工“插秧专列”。“‘插秧专列’的开行,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运力保障,杠杠的!”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局副局长牛艳凯说。

作者/出处: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阅读次数 [557]

上一篇  下一篇   
栏目最新内容 | NEW
 农机化统计员能力素质提升班在浙江杭州举办
 2025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长沙举办
 做强粮油产业 夯实大国粮仓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行业发展 ——2025中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回眸
 高起点上再跃升
 刘国中强调 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全省党委农办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培训班在长春举办
 多作物智能化联合收获技术研讨交流会举行
栏目热门信息 | HOT
松原市启动“数字农业”项目  [51061]
吉林省农机推广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45442]
吉林省召开玉米、大豆机械化收获研讨会 [45294]
吉林省举办玉米收获机械田间生产考核及检测培训班 [45269]
省农委纪检专员到我站检查督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45064]
吉林省农委副主任陈巳深入联系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3891]
吉林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应选择食品工业   [43489]
吉林省农委举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会 [43311]
吉林省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动员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会召开 [43158]
抽样调查显示:九成乡镇农技人员转向农资经营创收 [42665]